高龄助孕官网

帮助孩子获得战“疫”的深刻体验

2020-02-27 19:39作者:高龄助孕官网


  原标题:帮助孩子获得战“疫”的深刻体验

  突发的严重疫情,打乱了正常的生活,让人恐慌不安。父母在承受巨大压力的同时,不可忘记自己的言行正在深刻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。因为,孩子是在体验中长大的,童年的经历与经验有可能影响其一生的发展。

  以往,对孩子而言,祖国、国际、社会、责任、价值观等许多概念是难以理解的,而这次全民动员防控疫情,将这一切变得非常具体形象,每个孩子都不能置身事外,有的经历更是刻骨铭心。疫情带给孩子的深刻体验,能否成为未来的精神财富,取决于父母如何给予正向的支持与引导。

  父母为孩子做出榜样就是最好的教育。孩子是看着父母背影长大的,每个孩子都是研究父母的专家。无论父母是否愿意或者在意,都是在为孩子做榜样,因为儿童的天性是观察学习和模仿学习。对孩子影响最深的是父母怎样做,其次才是父母讲了什么。防控疫情期间,父母是否遵守政府关于防疫的有关规定,出门是否戴口罩,是否主动申报去过什么地方或乘坐过什么交通工具,需要支援防疫前线的时候是否勇敢前往……背后都有孩子明亮的眼睛在观察和判断,这是最为深刻的家庭影响。

  父母要给予孩子积极的解释。孩子平时就是“小问号”,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很强,并且有知道真相的权利。灾难面前,父母不要蒙住孩子的眼睛,而要准确地说明事实真相。网络时代信息满天飞,真伪难辨,需要父母不断提高媒介素养,引导孩子选择专业机构发布的真实准确的信息。

 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信息,一起分析讨论,这个过程中孩子能学到很多知识。但比获得知识更重要的,是如何解释这场疫情。好父母需要给孩子科学而积极的解释,以消除孩子的恐慌心理,而不是盲目和消极地解释。

  积极心理学有一个概念叫作解释风格,积极的解释风格把困难解释为暂时的、偶然的、非人格化的,认为困难是可以改变的;消极的解释风格把困难解释为永久的、普遍的、人格化的,认为困难是不可改变的。积极的解释导致人自信、乐观,消极的解释导致人悲观、绝望,对孩子来说尤其如此。

  父母在孩子面前不宜怨天尤人,不宜悲观失望,而应该告诉孩子,只要有科学的态度和齐心协力的行动,疫情是可防可治的,一切都会好起来。

  钟南山等医护人员勇敢负责的精神,世界各地的无私驰援,都是极好的榜样教育,也是富有现实感的价值观引领。

  长时间居家需要丰富多彩的生活。居家隔离是目前最好的防控疫情对策,尽可能减少外出,尤其是不到人多的地方去,既是保护自己,也是关爱他人与社会。但时间长了,许多成年人受不了,好动的孩子更难以忍受。父母要用心发掘居家生活的无穷奥妙,把被动宅家的生活安排成一段美好而受益的时光。

  实际上,家庭教育的本质特点就是生活教育。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,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,坏的生活就是坏的教育。所以,父母要安排阅读、写作、游戏、运动、家务劳动、艺术创作等丰富多彩的家庭生活,如果能引导孩子学会做饭和洗衣服,将使孩子终身受益。

  在线学习与生活教育密切结合。网络时代具备在线学习的条件,在线学习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学习方式,目前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纷纷采取在线学习的举措。清华附小的窦桂梅校长近日建议父母把书房变课堂、把客厅当操场,创新布置学习场域,建设家庭小型学校的学习组织,在非常时期陪伴孩子非常学习,孩子将更有能力适应未来。

  居家隔离正是培养劳动习惯的机会。国内外大量的调查研究都证明,童年养成劳动习惯,长大后更可能具有责任心,也更容易适应家庭生活和职场工作的需要,而不爱劳动的人更可能成为生活与职场的失败者。父母可以通过擅长劳动的祖辈父辈的故事,激发孩子对于劳动的情感,让孩子认识劳动的价值,产生参与劳动的兴趣。再鼓励孩子经过具体训练学会几项劳动技能,尤其是与自我管理密切相关的收拾房间、做饭和洗衣服,持之以恒,养成习惯。

  习惯成就孩子的幸福一生。我们坚信疫情防控最终会取得胜利,但即使疫情过去了,父母依然要做孩子的好榜样,依然要坚持积极的解释风格,依然要让家庭生活丰富多彩,这一切的关键在于全家人养成习惯。

  教育家叶圣陶说得好,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。习惯是稳定的、自动化的行为。我曾连续10年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的习惯课题,特别倡导培养孩子养成喜欢阅读、勤于写作、善于表达、勇于质疑、自我管理、认真负责、用好媒介、坚持运动、积极乐观等9个好习惯。习惯的养成过程中,父母的榜样作用是第一位的,要求孩子做的事情,父母首先做到,不允许孩子做的事情,父母绝不去做。

  总之,疫情是危机也是机遇,国之本在家,如果每个父母都能做好防控疫情期间的家庭教育,不仅家庭受益,还能成为社会的财富。(孙云晓)。

标签:

最近关注

热点内容

更多